江苏双良空调设备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募集资金用途

日期:2023-11-17 21:48:19 作者: 技术领域

  经2009年11月26日召开的三届董事会2009年第八次临时会议和2009年12月17日召开的2009年第3次临时股东大会表决通过,本公司拟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

  若本次发行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低于以上项目的资金需求,募集资金不足部分由公司通过金融机构贷款等方式自筹解决。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将按照项目实施进度安排使用,如募集资金到位时间与项目进度要求不一致,公司将根据真实的情况以其他资金先行投入,待募集资金到位后予以置换。

  本公司董事会对这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分析和讨论,认为这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公司的发展规划,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延伸,拥有非常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海水淡化是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的过程。海水淡化设备目前使用的技术主要有反渗透法和蒸馏法,也就是常说的“膜法”和“热法”。本项目生产的海水淡化设备是采用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LT-MED),指通过串联多个蒸发器使得加热蒸汽能够多次利用以充分蒸发海水,获得较高的造水比(指每吨蒸汽能轻松的获得的淡水量)。

  本项目建成后能够形成LT-MED/12000吨(每天)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设备9套的生产规模。本项目的产品能利用电厂、化工厂或低温核反应堆提供的低品位蒸汽或其它热源,将海水多次蒸发和冷凝达到较高的造水比,因此,特别适合于能够利用低温余热的沿海缺水地区的电厂、化工厂或其他工业企业。本项目产品所产生的淡化水TDS(水中溶解物质的总含量,包括钙镁离子、胶体、悬浮颗粒物、蛋白质、病毒、细菌、微生物等)小于5mg/L,亦可用于市政用水配套。

  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命脉。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仅次于全球气候变暖的世界第二大环境问题。世界范围的普遍缺水使海水淡化技术从中东的沙漠地区扩展到全球的主要沿海国家,形成了海水淡化的生产销售和装备制造两大产业。

  我国人均占水量仅220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水量的1/4,居世界第121位。我国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13个人均水资源贫乏国家之一。我国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08个为严重缺水城市,即便在多水的长江流域也有缺水城市59个,缺水县城155个。占我国经济总量三分之二的沿海地区缺水形势尤为严重,沿海工业城市人均水资源大部分低于500立方米,其中天津、上海等城市的人均水资源量低于200立方米,属极度缺水地区。淡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开采地下水、调水都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但只能解决我国淡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并不能增加淡水资源总量。从长远看,我国淡水资源的存量是相对稳定的,而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淡水资源的需求则是刚性增长的。海水淡化被世界公认为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最佳方案之一。我国是海洋大国,海岸线位,具有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有利条件。

  为了扶持海水淡化产业,国家在多个场合多项文件里,反复强调了对海水淡化产业的支持。海水淡化作为重要内容被明确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海水利用专项规划》等文件。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篇章中提出“发展循环经济,节约用水,积极开展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和矿井水利用。”

  在海洋领域一项中提出“把发展海水利用作为战略性的产业加以培植,为发展新兴海洋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一项中“水和矿产资源”提出“要重点发展海水淡化,开发可规模化应用的海水淡化热能设备、海水淡化装备和多联体耦合关键设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海洋局、财政部2006年联合发布的《海水利用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6]1561号)指出:我国现阶段海水利用以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为重点,兼顾海水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到2010年,我国海水淡化规模将达到100万立方米,海水利用(特别是海水淡化)国产化率达到60%,到2020年,我国海水淡化规模将达到每天250万至300万立方米,海水利用(特别是海水淡化)国产化率达到90%。

  从国外的海水淡化发展经验中看,在海水淡化发展的初级阶段,通常仍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海水淡化利用专项规划》的出台,推动了沿海各省市政府将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例如青岛市发布实施了《青岛市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规划》;浙江省发布实施了《浙江省海水利用发展规划》;

  厦门市已出台了《厦门市海水利用规划》。山东、大连、深圳等地也在积极制定《海水利用规划》。其中天津市、唐山市、青岛市等城市按照规划目标布局建设了一大批大型海水淡化项目。

  据BBCResearch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全球海水淡化装置总产水能力达到每天4,200万立方米,海水淡化装置市场达19亿美元,且有2400万立方米/天的产能规划在5~10年内建设,海水淡化装置市场将保持每年13.4%的复合平均增长率,至2012年海水淡化装置市场容量将达36亿美元以上。

  就全世界范围来说,海水淡化装置目前主要集中于中东地区,中国海水淡化市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海水淡化装置仅占全世界的千分之五。据《中国海水淡化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0月,我国已建海水淡化装置淡化水能力达到每天20.17万立方米。

  截至2008年12月,根据国家发改委环资司统计,我国已经建成海水淡化装置淡化水能力达到每天27.61万立方米。并且有一大批海水淡化项目开工建设,开工建设总量超过目前全国的总处理能力。

  除上述在建海水淡化工程外,全国各沿海省市纷纷提出建设10万立方米/天以上大型海水淡化项目的规划,拟建海水淡化工程超过140万立方米/天。其中大型项目包括:天津市将规划建立3个大型海水淡化项目,总投资金额达39.1亿元,日海水淡化量42万立方米;山东将投资建设36.12亿元,兴建21个海水淡化工程,日淡化能力达到41万立方米。未来2-3年将是我国海水淡化市场快速提升的时期。

  近期随着水资源日益受到重视,以及政府在海水淡化行业方面的政策支持逐步加强,中国海水淡化市场发展将保持迅猛的态势。以2010年我国建成海水淡化能力100万立方米/天计算,2009-2010年全国海水淡化能力需逐年翻番。按照《海水淡化利用专项规划》2020年海水淡化规模达到300万立方米/天计算,在2010-2020年间年均增长速度不低于12%。考虑到目前我国海水淡化规模仅占全世界的千分之五,未来随着国内海水淡化设备国产化率的提高,以及中国制造优势主导下的出口增加,我国海水淡化设备制造商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我国的海水淡化产业刚刚起步,目前2008年末建成海水淡化装置56套,淡化水总产量27.61万立方米/天,平均每套设备规模为4,900立方米/天。其中,2007年之前建成的项目规模更小。我国目前海水淡化设备中有约70%的进口设备和配套件。未来我国海水淡化行业的发展将主要围绕规模化、高效化、提高国产设备比例和响应世界的发展趋势将能源与海水淡化技术集中使用这几方面展开。

  国际上海水淡化的发展方向是实现海水淡化与各种能源的结合,主要包括火力发电、太阳能、核能等技术和海水淡化的集成,从而实现合理利用余热和剩余电力,达到能量合理利用。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国内海水淡化产能集中于工业用领域,主要分为电力行业、钢铁行业和石化企业。大型企业配套的海水淡化甚至能够解决部分市政用水,比单独建设海水淡化设备更经济。

  国家政策方面高耗水企业利用海水也做出明确要求,《海水利用专项规划》要求的十项重点工程中提到:“1、以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到2010年,海水直接利用量新增200亿立方米以上,主要形式为电力、化工、石化、冶金等行业的企业利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其中电力企业直接利用海水约占总量的85%以上。2、是在沿海地区(包括南方沿海地区)新建的电力、石化、化工等企业,要求配套建设海水淡化水作为工业纯净水的工程。对一些现有企业进行改造,将现有以自来水制纯净水的环节改造为以海水淡化水作为工业纯净水。”

  我国沿海地区大型热电、核电电站配套海水淡化工程建设是我国海水淡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据2007年统计,我国热电、核电电站配套海水淡化工程总产水量占全部海水淡化总量的68%。近年来,受经济拉动影响电力建设迅猛,各大电力公司(如华能、国电等)吨煤发电、耗水指标、余热回收指标向国际先进水平靠近,海水淡化、余热回收等应对措施对电力企业经济效益贡献显著。因此,沿海地区有条件的发电企业纷纷配套海水淡化装置,目前拟配备海水淡化设备的大型电厂包括:国华沧州电厂、国华台山电厂、大唐乌沙山电厂、天津北疆电厂二期、大唐漳浦电厂、华润沧州热电厂等,需配套的海水淡化设备需求将超过60万立方米/天。

  钢铁企业在生产中需要大量的新水资源。我国钢铁行业在进入21世纪后节水工作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从2000年吨钢耗新水(吨钢取水量)25.24吨降到2006年的6.56吨/吨钢,已下降了3/4左右。但钢铁行业耗水之多,对社会发展仍然有巨大的压力。目前,海水淡化已引起沿海钢厂越来越多的注意。我国一些沿海地区的大型钢铁企业已经开始规划将海水利用作为今后企业用水以此来应对淡水资源日趋短缺的局面。例如,以曹妃甸工业区为代表的钢铁循环经济,配套了5万立方米/天的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其中一期2.5万立方米/天的海水淡化工程已经于2008年8月建设完成。

  石化企业是耗水大户,多建在沿海地区,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康挠嗳龋?虽然部分余热可以得到有效利用,但仍有大量余热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直接排放,尤其夏季排放更多,余热可利用的空间很大。在沿海地区利用余热进行海水淡化,既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用水紧张,较好地提高能源利用率,又能减少城市淡水的使用量,减少了排放余热给环境造成的热污染,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海水淡化作为一种新的节能形式,其发展初期,造水成本较高。同其他的新能源产业相同,初期政府的政策推动是主要的发展动力。

  考虑到我国的淡水资源匮乏的现状和趋势,未来淡水的价格会逐步上升,而海水淡化的成本随着海水淡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和各类型能源的合作开发,可能逐步降低。另一方面,海水淡化服务于大型企业如电力行业,是企业确保稳定水源的一种安全选择,而不是经济层面上的选择。

  公司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国外竞争对手和国内竞争对手。国外竞争对手主要是成熟的海水淡化成套设备供应商,包括法国SIDEM、以色列IDE、奥地利WABAG和韩国DOOSAN。由于国内海水淡化市场刚刚起步,目前国内的厂商主要从事小规模的海水淡化设备生产。未来公司主要的国内竞争对手是为正准备进入本市场的大型潜在对手,包括:上海电气601727)、滨海环保装备(天津)有限公司和中国众和海水淡化工程有限公司。

  1)成本优势:本公司生产成本低于国际供应商,公司产品售价基本相当于进口产品的70-80%。

  2)贴近客户服务的优势:就本项目的国内客户而言,相对于海外供应商来说,本公司有覆盖全国的销售和服务网络,熟悉国内客户的需求和特点,能够提供贴近客户的及时服务。

  国内大型海水淡化设备制造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次募投项目生产的海水淡化设备规模起点高,并且有销售订单,形成了对海水淡化设备高端市场的先发优势。

  2)客户资源优势。本项目的目标客户为大型电力公司,与本公司空冷器产品客户群基本一致,公司可通过目前的空冷器销售网络,获取项目信息,推动海水淡化设备销售。

  3)技术优势。本公司研发的1.2万吨/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设备主要技术指标,如造水比和吨水电耗都大大超过国家标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相对国内竞争对手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海水淡化设备的制造与海水淡化技术密不可分,海水水质、环境、热源、适应范围、经济等因素决定海水淡化方法,不同淡化方法对应着不同的淡化设备。

  目前,海水淡化方法已出现了数十种之多,但达到商业规模的主要有反渗透法(SWRO)和蒸馏法,也就是常说的“膜法”和“热法”,其中蒸馏淡化技术又分成多级闪蒸(MSF)、多效蒸馏(MED)和压汽蒸馏(VC),而适用于大型的海水淡化的方法只有SWRO、MSF和MED。

  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LT-MED)技术在国际上是一项成熟的技术,有300多套商用装置投入使用,取得30多年使用经验。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再加上强化了传热,LT-MED技术表现了更突出的优势。防垢、防腐和设备的整体性得以解决,同时与多级闪蒸法比占地小、能耗低。

  近年来,多效蒸馏保持了相当快的增长速度,而多级闪蒸增长缓慢。因此,人们认为LT-MED装置是当前蒸馏法中最有竞争力的海水淡化设备。本公司本次投资海水淡化设备制造就是选用了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LT-MED)技术。

  未来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LT-MED)技术的海水淡化装置的发展趋势是装置规模的大型化和超大型化。LT-MED海水淡化的技术指标与其装置规模密切相关,装置容量越大,其经济性就越强。此外LT-MED技术的发展方向还包括:

  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使装置性能提高;与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结合,使产业更具活力;通过与其它多种产业实现联产,利于余废热能明显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中央空调及配套产品专业生产企业,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公司真空换热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双良海水淡化事业部自2007年成立以来,以公司28年来在真空换热和压力容器领域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为基础,专注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设备研发,目前已完整掌握了1.2万吨/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技术。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设备主要由蒸发器、冷凝器、蒸汽喷射器、抽真空系统、控制系统和辅助装置组成。

  其中核心装置是蒸发器和冷凝器,其先进性、制造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整个海水淡化设备的成败。海水淡化主设备的核心设备(蒸发器、冷凝器)与公司主打产品溴化锂制冷机组和真空换热器的核心设备无论从结构形式、工作原理都相类似,都属水平管降膜蒸发。公司在溴冷机领域积累的设计和制造经验帮助公司完善海水淡化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技术。

  公司已经专门组建了海水淡化项目技术团队,包括学术带头人江荣方在内,由数十名专业人员组成。目前该技术团队已经获得了4项专利,另有10项专利技术正在申请过程中。公司已经取得的海水淡化制造技术专利涵盖了海水淡化设备的关键设备、海水淡化设备的整体构造以及系统设计等范围,能够确保公司的海水淡化设备制造技术的成熟和先进。

  2008年,公司完成了1.2万吨/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设备中试样机的研制工作,取得造水比为1:10,吨水耗电量为1.2度的测试结果,这一指标远优于我国2008年颁布的《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通用技术要求》所指出的标准造水比1:8,和吨水能耗1.8度的要求,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在1.2万吨/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设备的研发方面,公司未与任何方面签订合作研发协议,公司主要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从事设计和制造,并获得国华电力公司的采购订单。国华电力是大型国有电力公司,在大型电力设备的采购方面方法科学、态度严谨。国华电力对公司1.2万吨/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设备设计方案和制造工艺进行了充分论证和实地考察,认为公司1.2万吨/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设备产品技术先进可靠。2008年公司完成的1.2万吨/日样机完全是自主开发自主研究,所形成的知识产权全部归公司所有。

  2009年8月,为实现2.5万吨/日超大型化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设备国产化,公司和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国华沧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四方组成联合体,共同建设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中试装置,共同开展技术研究工作。其中公司主要负责提供符合试验要求的全套中试试验装置,以及相关的设计、运输、调试工作;负责提出中试过程设备结构改进方案,并负责改进实施工作;各方约定按照“共同研发、共同拥有、业绩共享、独立使用”的原则,本项目共同研发下形成的专利、成果和业绩等由合作各方共同进行申报。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第一申报人,享有优先分享成果的权利。未经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书面同意,本项目下共同研发产生的成果各方不得单独或联合申报专利、专利不得转让、授权他人使用或以技术入股、折资入股。按上述规定,本公司对本项目形成的专利和成果具有使用权。

  本公司研制开发海水淡化产品,性能达到了设计值并优于设计值,整体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海水淡化业务目前已经获得了4项专利,另有10项专利技术正在申请过程中。

  本项目达产后能够形成年产LT-MED/12000吨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设备9套(海水淡化能力10.8万吨/天)的生产规模。

  本项目总投资7,274.1万美元(折合人民币49,609.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456.4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0,392.8万元),项目流动资金为2,817.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9,216.3万元)。

  根据目前大型海水淡化方法,双良空调股份公司主要开发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设备,即LT-MED设备。本项目的产品是海水淡化成套装置系统中的主体设备,主要由蒸发器、冷凝器、热力压缩喷射系统、控制系统和其他辅助装置,不包括系统中外围设备(如预热器、蒸汽管网和安装支架等)。

  技术方案设计投标基本设计设计会审施工图设计设备制造检验出厂运输(水运)产品交付现场安装调试运行验收大型海水淡化设备制造,具有直径大、长度超长、大重量吨位、高技术参数等特点,对生产工艺要求高,主要体现为生产原材料的材质要求高,其中蒸发器、冷凝器生产所需原材料必须进行100%检验,部分产品的原材料还要求进行夏比低温冲击试验;卷板、折弯需要使用大型机械,焊接采用高质量大功率埋弧焊机,CO2气体保护焊机,不锈钢薄板及钛金属材料需采用氩弧焊接;主要部件的焊缝需要全部进行PT探伤检验等。

  本项目共新增各类生产设备560台(套)。其中新增主要国产设备119台(套)、引进进口设备265台,试验、检测及辅助设备135台(套),起吊及搬运设备41台(辆)。

  本项目的生产技术通过学习国外成熟技术,同时结合公司在换热装置方面的原有技术,与国内科研单位共同合作开发而获得。

  目前公司已经联合北京国华工程技术中心共同开发了2.5万吨/天中试样机,是公司能够掌握LT-MED海水淡化设备的有效证明。

  本项目达产后能够形成年产LT-MED/12000吨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设备9套(海水淡化能力10.8万吨/天)的生产规模。

  本项目约50%的产品定位于国内大型电厂、钢厂及化工厂。其中,水电联产项目是公司未来的主要目标市场,由于海水淡化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耗电力和蒸汽的成本,水电联产可以利用电厂的蒸汽和电力为海水淡化装置提供动力,从而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降低海水淡化成本。沿海核电厂、五大电力公司及其它电力公司都将会有海水淡化项目。公司将利用现有的空冷器销售网络及与电力系统(电力单位和电力设计院等)的良好合作关系,拓展海水淡化业务,树立典型工程实例带动销售。

  本项目约50%的产品定位于海外市场,主要包括中东及东南亚地区。上述地区的海水淡化需求总量较大,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主要由法国和以色列控制,近期主要采用了韩国生产的海水淡化设备,设备成交金额较高。目前随着中东等地区在石油产业链上的投资,新建石化和电站项目增多,而中国承包公司在中东等地区的大型项目上具有相对优势,本公司拟通过与国内的海外项目总包公司合作,向其提供配套海水淡化设备,以“借船出海”的模式进入东南亚、中东地区的市场。同时公司已从海外聘请海水淡化业务高级经理,帮助开拓海外市场。

  公司目前已经获得的意向性订单包括:2009年12月与国华电力广东台山电厂签订1.2万吨/日MED法海水淡化装置的供货合同,合同总价近7900万元。

  本项目年产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设备9套。产品主要由蒸发器、冷凝器、热力压缩喷射系统(TVC)、抽真空系统、控制系统和其它辅助装置组成。主要原辅材料包括不锈钢板、铝黄铜管、钛管、工字钢、槽钢、焊材等;年需燃料动力品种主要是水、电力、氧气、氩气等。

  项目建设厂址位于双良空调公司现有厂区内南部,涉及三个地块,其中澄国用(2004)第013680号及澄国用(2004)第013681号地块为双良股份自有土地,澄国用(2003)第012917号地块为公司租用的控股子公司图腾化工所有地块。

  根据公司对厂区的总体规划,本项目主要生产车间布置于公司现厂区南桥南侧,该区域北面为厂区内一主要干道,南面为厂区围墙。目前,该区域地面已有建筑物主要有9号车间、10号车间、13号车间、仓库以及少量辅助建筑,其中:

  2、9号车间为九十年代初建筑,厂房结构不适合今后产品生产,予以拆除新建;

  3、13号车间为近几年新建厂房,但厂房高度和车间内起吊高度均不能满足海水淡化设备制造要求,拟对其进行结构改造重建;

  4、仓库建筑物予以保留,腾出作为本项目机加工车间,并对其进行适当改造装修。

  本项目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和清洁生产的原则,选用国内外先进、成熟的生产工艺及污染治理技术、设施,确保各类资源利用指标、污染物生产及治理指标等达到清洁生产的标准。

  本项目废水将严格按照“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分质处理、一水多用”建设原则,完善厂区内给排水系统。废水主要包括酸洗废水,钝化废水,酸雾吸收废水,酸洗钝化车间地面冲洗废水、职工生活污水等。生产废水经厂内中水回用装置处理后70%回用于生产,30%浓缩废水与生活污水一起接入江阴市利港污水处理有限公司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本项目废气主要为焊接环节粉尘废气、酸洗环节酸雾废气和钝化环节酸雾废气、废酸洗液储存池酸雾废气及钝化液储存池酸雾废气。工程设计中参照同行业废气治理先进经验,优化工艺废气处理方案,减少无组织排放。酸洗环节和钝化环节产生的酸雾经引风机引风后进入配套酸雾吸收装置,经处理后通过1个15米排气筒排放,酸雾排放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二级标准。

  本项目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并采取有效的减震、隔音、消音等降噪措施,厂届噪声执行GB12348-2008《工业公司厂届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表1中3类标准。

  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已取得江阴市环境保护局出具之798B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的审批同意。

  本项目由本公司负责组织实施。本项目建设期拟定为24个月。项目进度计划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建筑装修工程、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

  预计项目投产后当年产品产量为5套,第二年产量达到7套,第三年及此后产品产量为9套。项目全部达产后年营业收入67,500万元(不含税),本项目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6.79%(所得税后)。

  可发性聚苯乙烯(EPS)具有优异的保温隔热性、独特的缓冲抗震性、抗老化性和防水性,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最简便、最经济的包装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包装、食品包装、建筑材料、装饰/装潢材料等方面。

  本项目拟投资22,952.94万元用于新建生产能力为24万吨/年的EPS生产项目,是48万吨/年EPS项目的一期工程。本项目是公司目前苯乙烯产品向下游延伸战略的实施,也是公司深入挖掘节能产品的战略体现。

  自50年代由德国BASF公司开发EPS珠粒生产工艺后,由于其成型工艺及设备简易可行,并可制成各种形状、不同密度的产品,因而发展迅速。EPS也是优良的环境友好材料,其发泡剂是丁烷和戊烷对臭氧层不会产生破坏,其基本构成是碳和氢,不含有害物质;EPS在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产生有害气体;世界上先进国家广泛使用EPS多年的时间证明,EPS是一种优良的材料,能再生循环利用,是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符合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统一的要求。

  EPS制品由于独特的品质、低廉的价格,应用领域广阔。除在缓冲包装、食品保鲜包装、隔热材料等方面大量应用外,近几年还在建筑外墙保温领域越来越显得令人瞩目。EPS在建筑上的应用突出的贡献在于其保温、隔热性能,其在建筑上的大量使用能有效降低空调的使用和采暖能耗,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目前我国慢慢的变成了国际上最重要的EPS生产地区,中国的EPS产能约占全球产能的半数,而江苏省无锡地区的EPS产能约占全国的80%左右。未来EPS的发展趋势包括淘汰小型装置,生产规模化和EPS上下游一体化发展等。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近期国内EPS需求发展较快,基本保持每年10%左右的增长速度。

  EPS行业在国内存在设计产能大于市场消费量的情况,主要是因为EPS行业存在一定季节性。EPS行业下游最重要的建筑保温材料行业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北方地区在冬季建筑施工停工造成了需求骤降。同时EPS产品的存储具有时效性,一般存放不能超过3-4个月,主要因为EPS树脂中含有的戊烷单体沸点仅为36.1℃,极易挥发。另一方面,EPS行业具有投入产出比较大的特点,囤积库存要求制造厂商有大量的资金实力,同时需承担三个月内价格波动的风险,所以制造厂商们一般不会在淡季进行生产并囤积库存。由于每年有3个月左右的淡季,从而造成了整个行业全年的产能利用率不足,全年产能利用率达到70-80%已经是满负荷(剔除淡季因素)。

  随着人们对可发性聚苯乙烯(EPS)的性能和用途不断开发,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展,预计未来EPS的需求量仍将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到2010年世界EPS需求量将达到560万吨左右,到2015年需求量将达到约750万吨。预计2010年国内可发性聚苯乙烯(EPS)总需求量将达到260万吨,2005-2010年期间年均需求增长率为9%以上,2015年需求量将达到300万吨以上。

  国内EPS消费结构,主要是包装和建材,大体比例为包装50%,建材40%其他10%,随着近年来家电市场和建筑保温材料的需求迅猛发展,EPS需求日益加大。尤其是根据建设部76号令《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的要求,民用建筑必须采用节能墙体和屋面保温材料,从而使得EPS的需求上升明显,逐步赶超了包装需求。

  在欧洲约70%的可发性聚苯乙烯(EPS)用于隔热保温,而另外30%用于包装,和我国的现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近年来随着社会对节能需求的提升,南方各省也纷纷出台了要求采用建筑节能措施的相关文件,未来中国运用于隔热保温领域的EPS用量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目前采用的建筑保温材料分为三种,为矿物棉、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和聚苯乙烯(EPS)泡沫塑料板,其中聚苯乙烯(EPS)泡沫塑料板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

  矿物棉分为两种:岩棉和玻璃棉,它们都属于无机材料。岩棉是一种来自天然矿物、无毒无害的绿色产品。其防火性能好,但岩棉的质量优劣相差很大,保温性能好的密度低,其抗拉强度也低,耐久性比较差。玻璃棉与岩棉在性能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其手感好于岩棉,可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但它价格较高。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优势在于绝热性能好。特别是当保温隔热效能要求越高的情况下,聚氨酯的优越性尤其显著,同时其特有的闭孔结构使其具有更优越的耐水汽性能,所以不需要额外的绝缘防潮。但其缺点在于价格较高、而且易燃。

  聚苯乙烯(EPS)泡沫塑料板,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是以聚苯乙烯(EPS)为主要原料,经发泡剂发泡而制成的内部具有无数封闭微孔的材料。其表观密度小,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隔音性能好、机械强度高,而且尺寸精度高,结构均匀。因此在外墙保温中其市场占有率很高、发展前景较好。

  在世界包装消费市场中,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之后的第三大“包装大国”。包装物为我国产品的促进销售、方便运输和物流管理、提升商品国际竞争力作出了卓越贡献。

  EPS作为包装物主要服务于家电包装、蔬菜海鲜包装等领域,和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未来EPS作为包装物的需求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并且会随着经济刺激政策和扩大消费政策的刺激,需求有阶段性大幅扩张可能。

  无锡地区集中了中国约80%的EPS产能,所以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分布于无锡地区。

  本公司相对于上述竞争对手的最大的竞争优势为自有上游苯乙烯,目前国内的苯乙烯供应仍较紧张,仍有大量进口需求,本项目自有苯乙烯供应首先能够保证本公司EPS业务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其次在运输和仓储方面节约了成本。最后公司原有苯乙烯业务上的经验,能够帮助公司把握EPS市场时机,以上下游一体战略应对化工产业链价格波动的风险。此外本公司的竞争优势还体现在临近长江拥有自己的码头等水运的便利性。

  目前市场上EPS生产技术较为成熟,大部分生产企业都采用聘请设计院进行设计并购买成套设备的方式来取得生产技术。本项目聘请无锡化工设计院进行设计,并购买成套设备进行安装调试。目前无锡地区的EPS产能占全国产能的80%,无锡化工设计院在EPS生产设计上具有领先地位。

  此外公司聘请了国内EPS行业专家作为本项目的总工程师,负责督导项目实施。本项目还在成熟的成套生产设备的基础上,规划了小试和中试车间,为未来新产品的开发做好准备。

  本项目总投资额为目前总投资额调整为3,360.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2,952.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756.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8,827.9万元),项目流动资金为604.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4,125.0万元)。

  本项目采用比较适合EPS制造的一步悬浮聚合工艺,该工艺有极佳的温度控制性能,容易达到热平衡,先进的反应设备和后处理工艺,提高了单体的转化率。

  本项目聘请无锡化工设计院进行设计,并购买成套设备进行安装调试获得相关生产技术。

  本项目建成后达到年产24万吨EPS的生产能力。产品销售通过向下游企业直接销售或向代理商销售的模式进行。本公司已经组建了专门的EPS销售团队,目前已经完成了对全国市场的初步筛选以及对海外市场考察,并取得了核心客户的认可。

  公司本次24万吨/年的EPS项目,占目前市场总设计产能的7%,对市场的冲击有限。本公司新增产能不足以满足市场每年的新增需求。此外,本公司新增EPS产能使用本公司自产之苯乙烯作为原料,相应的苯乙烯对外销售减少,本公司有望以成本优势占领部分小型落后的EPS生产企业的市场份额。

  苯乙烯、戊烷、磷酸钙、二甲苯、过氧化二苯甲酰、盐酸和六溴环十二烷等。本项目所消耗的主要原辅材料中最大量的为苯乙烯,生产1吨EPS消耗0.935吨苯乙烯。本项目所用苯乙烯由利士德公司生产、供应,利用其储罐区通过管道输送至本项目的计量槽,再送往生产装置使用;其余辅料均为一般化工原料且使用量较少。

  本项目所消耗的动力电、低压蒸汽由同在双良工业园区内相邻的双良热电公司供应,自来水则由自来水管网供应至本项目,其余的压缩空气、氮气、纯水由本项目的冷冻站、空压氮气站、纯水站通过管网输送至本项目。

  本项目选址位于江苏双良工业园区新征地区域内,厂区占地面积约6667.76平方米。场地周围已具备道路、通讯、城市给水、供电、雨水排放、污水排放及土地平整等“七通一平”的市政配套条件。

  本项目建设用地(土地编号澄地2009-G-C-041)为利士德在2009年7月15日,在江阴市国土资源局举办的江阴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活动中,经过公开竞价取得,并已经签订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合同编号为:3202812009CR0227)。

  本项目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和清洁生产的原则,选用国内外先进、成熟的生产工艺及污染治理技术、设施,确保各类资源利用指标、污染物生产及治理指标等达到清洁生产的标准。

  本项目废水将按照“雨污分流、清污分流、中水回用”的原则规划建设厂区给排水管网。本项目废水主要有生产工艺废水、过滤系统反冲洗水、地面和设备冲洗水、生活污水。全厂废水经厂内污水处理系统(2,500立方米/天)预处理后,再接入双良园区内部污水处理站(原利港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达到接管标准后接入江阴三利污水处理有限公司集中处理,尾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表中》中一级A标准后排放。

  本项目废气主要为聚合造粒工序和洗涤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将采用“二级冷凝回收+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高空排放;投料、干燥、筛选工序产生的含颗粒物废气采用“集气罩收集+布袋除尘”处理后高空排放,有组织废气排放标准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和《恶臭污染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中相关标准。同时,加强对无组织排放源监控管理,采取相应除臭除尘措施,苯乙烯和二甲苯等物料进出物料罐时,采用气压平衡封闭系统。

  本项目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有效的减震、隔音、消音等降噪措施并合理布局,确保厂区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届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3类标准。

  本项目固体废物的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按“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置原则,实现固体废物零排放。废活性炭、废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等作为危险物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厂内危险物的收集和贮存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有关要求。

  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已获得无锡市环境保护局批复(锡环管[2009]98号)。

  考虑到化工业务上下游的一体性,为了便利公司管理,本项目交由利士德负责组织实施,将利士德从原来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变更为中外合作经营企业,股东双方的出资比例不变(仍为双良股份75%,星联公司25%),但双良股份通过本次募集资金筹集的22,952.9万元人民币(折合3,360.6万美元)的资金将作为双良股份单方提供的合作条件进入利士德。为平衡双方股东的利益,股东双方将在合作经营协议中约定具体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分配比例(具体的分配比例比拟单方面增资形式,以合作企业设立时的利士德净资产作价重新计算得出),以保证中方股东单方提供的合作条件能给双良股份带来相应的合理回报。

  此外,就实施该项目,依照国家外资管理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利士德的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在目前的基础上均需相应增加。经利士德董事会讨论决定,同意将利士德截至2008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资本公积金中计人民币2,049万元的资金(按1美元等于人民币6.83元计算,折合300万美元)转增公司注册资本计300万美元。转增完成后,利士德投资总额由12,500万美元相应增至16,500万美元,注册资本由5,200万美元增至5,500万美元。

  本项目建设期拟定为12个月。目前本项目已用自有进行先期投入,并已完成了基础建设和部分设备采购工作,项目建设进度48.74%。

  项目正常年份年营业收入227,800万元,本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为27.13%(所得税后)。

  11月17日晚间公告集锦:多伦科技智慧车管等业务不同于乘用车场景的智能驾驶

  这只电子封装材料概念股大涨!我国高端工业母机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高增长超跌股值得关注

  100分钟预订1万辆!李想“跳楼款”新车开售:充电12分钟续航500公里

  A股“铁公鸡”曝光,最长29年未分红送转!百花医药融资是分红的465倍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首页
电话
邮箱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