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市陆续出台“十四五”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涉及玄武岩纤维等高性能纤维

日期:2024-03-28 15:26:13 作者: 技术领域

  原标题:多省市陆续出台“十四五”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涉及玄武岩纤维等高性能纤维

  新材料产业是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是维护产业安全,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内在要求。

  从全球看,新材料产业已成为最具发展的潜在能力的高技术产业之一,各主要国家都制定了自己的新材料战略规划,抢占产业高质量发展制高点。新技术、新产业、新需求不断促进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持续形成新的供给,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全球新材料市场需求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0年已达到2.74万亿美元。同时,面对经济全球化逆流和新冠疫情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凸显。发达国家凭借在新材料产业中的领头羊,不断强化对高端材料的技术壁垒和产业垄断。

  从国内看,新材料产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国防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对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具备极其重大意义。“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前启后的历史交汇期,我国正处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渐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日趋完善,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2020年中国新材料产业规模为5.3万亿元。据工信部预计,到2025年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0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5%。此外,我国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进程中由“新消费”与“硬科技”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所催生的“卡脖子”和“短缺性”化工新材料需求的指数增长与庞大缺口,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新材料产业体系任务更紧迫。

  近年来,相关部委陆续推出了《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南》《“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等系列政策文件,促进了新材料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同时,各地紧锣密鼓聚焦优化投资环境、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投资规模,项目、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竞争更激烈,新材料产业百舸争流、竞相发展态势已经形成。

  安徽、浙江、山西、湖南、江西、湖北、天津、上海等省市根据《“十四五”国家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法规,结合各地实际,陆续制定出台“十四五”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碳达峰碳中和进程,推进低碳绿色高质量建设与发展。其中,多地“十四五”新材料规划中均提及了对玻璃纤维、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与复合材料的高度重视。

  本文将集结各省市相继出台的“十四五”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分享规划目标及重点,以期从政策层面为读者提供一定行业发展方向参考。

  2022年4月6日,《安徽省“十四五”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规划》中提及,“十三五”期间,全省新材料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优质企业快速成长,成为全省经济增长新动能。截至2020年底,全省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近5年年均增长超过20%。

  (1)“1”力争到2025年,全省新材料产业规模达到1万亿元,成为具有区域特色、世界级新材料产业基地。(2)“5”指力争到2025年,形成硅基新材料、先进金属材料、先进化工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5个国内领先的千亿级产业集群(3)“20”力争到2025年,培育形成20家百亿级的新材料龙头企业,并构筑新材料产业发展“3+2+N”新格局。

  培育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产业集群,构筑安徽省新材料产业发展“3+2+N”新格局。

  (1)“3”大力发展三大先进基础材料产业:先进金属材料、先进化工材料、硅基新材料。(2)“2”重点培育两大关键战略材料产业:生物医用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3)“N”培育3D打印材料、超导材料、石墨烯材料、高熵合金等前沿新材料。

  2021年6月1日,浙江省发布《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中提及,“十三五”期间,新材料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11%,2020年全省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7175亿元,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总量的29.74%,产业规模居全国第四。高性能纤维与复合材料、磁性材料、氟硅新材料等细分领域产业规模领先全国。

  到2025年,全省新材料产业规模实现倍增,力争突破1.6万亿元,国内第一方阵地位更加稳固,国际影响力明显上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在若干战略领域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新材料科创高地和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高地。

  打造更多的国际一流产品;聚集更多国际顶尖人才和团队;培育更多国际一流企业;构建更多引领性国际化创新载体;建设更强世界级产业集群。聚焦新材料核心产业链,培育一批百亿级新星产业群。围绕优势领域、优势区域,建设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形成8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千亿级产业集群,10个以上具有产业链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百亿级新星产业群,建成国际领先的磁性材料产业基地、国际先进的氟硅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国际知名的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基地。

  到2035年,全面建成国际一流的新材料科创高地和产业高地,成为浙江省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标志性成果。

  重点领域:关键基础零部件用钢、高性能工程用钢等先进钢铁材料,高性能铜合金、铝(镁、钛)合金轻量化材料等先进有色金属材料,高端聚烯烃、特种橡胶、可降解塑料等先进石化材料,高端矿物功能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绿色建材等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特种纸基材料、生物质材料、高技术纤维等先进轻工和先进纺织材料等。

  重点领域:先进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材料、高性能树脂(工程塑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端磁性材料、高端合金材料、生物医用材料、人工晶体材料、电子陶瓷等等。

  重点领域:柔性电子材料、3D打印材料、超导材料、智能仿生与超材料、石墨烯等纳米材料、液态金属、极端环境材料等。

  山西省:“十四五”期间全省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保持13%以上,到2025年力争突破3000亿元

  2021年6月8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省“十四五”规划各专项规划系列解读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发布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解读了《山西省“十四五”新材料规划》主要内容。

  到2025年,全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模和质量进一步提高,重点细分领域产品高端供给能力大幅提升,产业基础和产业链条延伸能力显著增强,部分领域进入全国前列,总体实力迈入全国第二方阵。

  具体来讲,“十四五”期间全省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保持13%以上,到2025年力争突破3000亿元,培育3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企业、10家以上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的企业,培育10家在全球领先的单项冠军企业、10家在国内领先的新材料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到2025年,全省新材料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力争达到3%以上,新建设2家以上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每年突破20项以上关键核心和共性技术,力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实现高质量转化及产业化应用。

  “十四五”期间,将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围绕“新特专高精尖”目标,实施非均衡和差异化发展策略,重点聚焦先进金属材料、碳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半导体材料、纤维新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前沿新材料等7个重点领域,不断优化产品品种结构,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加快培育1个千亿级、3个五百亿级、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努力构建“133”新材料产业发展格局,构筑全省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优势新引擎。

  “1”即打造1个千亿级先进金属材料产业集群。集聚高品质特殊钢、铝镁铜合金、钕铁硼磁性材料等领域,实现集群规模壮大、产业链条延伸、建成世界领先的高水平先进金属材料制造基地。

  第1个“3”即分别打造碳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半导体材料等3个500亿级产业集群。一是坚持走高端化、差异化、市场化、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突破高端炭材料和碳基合成新材料制备技术,加快石墨烯、超级电容炭、全合成润滑油等材料开发,建成国内领先的碳基新材料产业研发制造基地;二是加大生物工程新材料的技术攻关,创制一批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生态环保材料等,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基地;三是重点发展碳化硅、砷化镓、蓝宝石等材料,加快引进器件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应用等产业链项目入晋落地,建成国家重要的半导体研发生产基地。

  第2个“3”即分别打造纤维新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前沿新材料等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一是加快发展高性能碳纤维、连续玄武岩纤维、高端纺织纤维等,打造从基础原料—复合材料—制品构件的高性能纤维完整产业链,形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集群;二是重点发展煤系高岭土、特种耐火材料、新型陶瓷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加快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促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换代;三是加快推进纳米材料、先进复合材料、颠覆性技术新材料等前沿领域的重大技术攻关,拓展产品在航空航天、生物医学工程等行业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

  2022年1月29日,湖南省工信厅正式发布《湖南省新材料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十三五”以来,湖南省新材料产业呈现出规模化、高端化、集聚化的发展态势,基本形成了由大到强、由低端到高端、由分散到集聚的具有竞争优势的发展格局,成为支撑我省工业转型升级,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规划》坚持“战略引领、创新驱动、突出重点、绿色安全、开放合作”的发展原则,提出了未来5年发展目标和重点。到2025年,建立起具备自主创新能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在先进钢铁材料、高性能硬质合金、轻合金、储能材料、高分子材料、炭/炭复合材料、碳化硅纤维、特高压电瓷、电子陶瓷等领域形成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研发及制造高地,建成国家级新材料产业集群。从总量规模、创新能力、协同融合、生态体系等4个方面提出了更具体的目标。到2025年,全省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达到8000亿元,年均增长率10%左右。培育年产值100亿元的企业10家以上,新材料专业园区特色突出,千亿园区达3个以上。

  《规划》坚持需求牵引、材料先行、产用结合,以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重大工程需求为导向,提出先进钢铁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先进化工材料、先进储能材料、碳基材料、先进陶瓷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7个重点发展领域。

  江西省:到2025年,全省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

  2021年12月1日,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江西省“十四五”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全省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17.5%。其中,光伏、有机硅、玻纤等新兴产业具有国际领先的规模优势。

  到2025年,全省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培育1个千亿级、2个五百亿级、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5家以上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企业,培育10家国内领先的新材料领域“小巨人”企业,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以企业为主体的“政产学研融用”协同创新体系基本形成,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关键工艺等瓶颈,部分高端新材料实现量产,替代进口能力进一步提高。“世界铜都”“世界钨都”“世界硅都”“中国稀金谷”“中国陶瓷之都”等新材料产业集群优势进一步凸显,打造京九(江西)、沪昆(江西)万亿级新材料产业带,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瞄准未来发展趋势,做大做优一批包括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先进钢铁材料、化工新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在内的传统领域先进基础材料,重点突破一批包括稀土新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新型能源材料在内的关键战略材料,谋划布局一批前沿领域新材料,不断延伸产业高质量发展链条,优化产品品种结构,扩大高端应用,构筑全省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优势新引擎。

  2022年3月25日,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湖北省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十三五”末,湖北省新材料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80亿元,与“十二五”末相比,增长28.1%。“十三五”末,湖北省基本形成了以高性能钢铁、特种合金和铜铝精深加工等为代表的高端金属材料产业体系,以乙烯产业链等为代表的化工新材料产业体系,以特种光纤、半导体、锂电池材料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材料产业体系,以特种玻璃、特种陶瓷等为代表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体系。

  到2025年,全省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力争达到6000亿元,形成2~3个主业突出、基础设施完备、产业链上下游配套更加完善的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培育2~3家具有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一批完整的新材料细分产业链,建成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壮大一批骨干有突出贡献的公司。

  产业规模稳步提升。力争到2025年,全省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超6000亿元,年均增长12%,产业规模跻身全国前10位、中部前2位。

  龙头企业实力增加;技术创新持续突破;集约集聚态势明显;绿色转型成效显著;两化融合深入推进。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为目标,以政策协同为保障,坚持应用牵引、问题导向,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突破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的工程化、产业化瓶颈,高质量推进全省关键基础材料领域产业基础再造。聚焦关系全省产业链现代化和制造强省建设全局的核心领域、聚焦新材料产业基础能力方面的薄弱环节,提升新材料产业基础能力的协同创新,积极布局交通设备材料产业、新能源技术产业和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大力发展生物医用材料产业、环保节能材料产业和新技术材料产业,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新材料以及关键配套原材料的供应瓶颈,提升全省新材料产业基础能力。

  在建筑新材料产业方面,提出围绕国防军工、智慧城市、极端环境重大工程建设的迫切需求,加快特种水泥、特种玻璃、特种陶瓷、高性能纤维等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推广与应用。延长建筑新材料产业链,重点突破新能源发电玻璃、新型动力电池等绿色材料;加快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储能”等技术的应用。重点推广玻璃纤维大型池窑智能化生产技术、5G用玻纤产品及技术等,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开展联合科研攻关。

  2021年10月28日,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天津市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专项规划》。十三五”时期,天津市关键战略材料产业化持续推进。半导体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齐头并进,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其中,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领域国内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围绕石墨纤维、玻璃纤维、陶瓷纤维、有机纤维等重点领域,集聚了一批创新型企业。

  到2025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2400亿元,预计年均增速8%,实现“一个增强”、“两个突破”、“三个提升”,初步满足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努力协同京、冀共建新材料产业先进制造业集群。

  转型升级先进化工新材料、高端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等先进基础材料。重点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发展新能源材料、高端装备材料、节能环保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前瞻布局石墨烯材料、超导材料、增材制造材料等前沿新材料。

  其中,在新能源材料方面,发展高性能碳纤维纸等气体扩散层基材。在高端装备材料方面,重点发展轨道交通用预应力钢材、高铁车轮用钢铁路用高性能弹簧钢和高强碳纤维,提升高强纤维生产工艺水平,加快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高铁车头等领域推广应用。引入先进工艺技术,以飞机风扇、反推装置用碳纤维、玻璃纤维为基础,拓展高性能纤维种类。

  2021年12月30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上海市先进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十三五”期间全市原材料产值增长7.6%,新材料产值从1967亿元增加到266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2%,新材料产值占全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的20%。新材料规上企业从521家增长到556家,超额完成“十三五”2500亿元总产值目标。十三五”期间新材料产值占原材料工业比重从35%上升至46%,对上海材料工业发展的牵引力不断增强。

  “十四五”期间,全市先进材料产业实现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基本建成以基础材料、关键材料、特色材料和前沿材料“4+5+2+X”为重点的上海先进材料产业体系,进一步增强对先进制造业的保障能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保持全国领先。到2025年:

  ——先进材料集群制造业规模达到4300亿元。其中新材料产值320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5%以上,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4%以上。基本构建2个千亿、3个百亿,若干十亿的“千百十”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形成大中小企业融合促进、互利共赢的良好态势。

  ——建设一批技术创新中心,新建2-3个市级及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3-5个市级新材料应用中心,10-15个国家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全社会先进材料创新实力显著增强。

  ——新增2-3个先进材料特色园区,加快上海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建设,持续推进碳谷绿湾、超能新材料科创园、奉贤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和上海电子化学品专区特色园区品牌建设,打造先进材料特色载体。

  ——突破8-10项关键材料和技术,培育150个首批次产品,培育5-10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提升上海先进材料的国际国内竞争力。

  先进基础材料:高性能纤维等先进化工材料,先进钢铁材料,先进有色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其中,在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方面,开展特种玻璃纤维技术创新,研发无机纤维制备、功能化技术和复合材料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稀土掺杂光纤、光纤光栅等。

  关键战略材料:集成电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能源汽车材料,高端装备材料节能环保材料。

  特色攻坚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高性能膜材料。其中,在碳纤维复合材料方面,建立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体系,加快突破高强、高模等高牌号碳纤维的量产技术。强化高性能树脂、上浆剂等配套材料和碳纤维生产应用关键工艺装备等关联产业配套能力,提升碳纤维复合材料产品质量稳定性,加快建设完整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链。推进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和沥青基碳纤维项目示范应用,加强生产企业、研究设计机构与应用单位对接,推动开发各类形态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件、零部件及成品,拓展碳纤维复合材料工业领域应用市场。

  前沿新材料:高温超导材料,石墨烯材料;纳米材料;功能纤维;镁氢材料;3D打印材料。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首页
电话
邮箱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