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新材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时间: 2024-01-26 14:12:53 |   作者: 陶瓷纤维纸

在线咨询

产品详情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公开披露》中的“化工行业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公开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行业分类,公司属于门类“C制造业”中的所属行业为“C26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具体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中的精细化工行业。精细化工是生产精细化学品工业的通称,精细化工产品品种类型多、附加值高、用途广、产业关联度大,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所有的领域。精细化工是当今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长期致力于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生产的基本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实现价值创造,努力为我国各大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商提供合格优质的包覆材料。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业务处于新能源锂离子电池负极行业上游关键材料领域,公司基本的产品为锂电池负极材料所用原料的一种,受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影响较大。

  近年来,为应对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挑战,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共识,加快新能源推广应用已成为各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选择,锂离子电池产业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范围的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消费类电子等领域,日益受到各国的格外的重视和大力扶持,市场需求实现快速地增长,为包覆材料行业带来较大发展空间。

  公司所处的行业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主要是做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积极向下游沥青基碳纤维生产领域拓展,是行业领先的碳基新型材料供应商。上游原料主要是乙烯焦油、树脂和道路沥青等大宗化工产品,来源比较广泛,原材料价格主要受石油价格的波动影响。公司产品主要有两大应用领域:一是作为负极包覆材料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生产加工;另一个用途是经过纺丝碳化等加工,制成沥青基碳纤维。目前,两大应用领域中最主要的领域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领域。

  负极包覆材料主要下游是锂电池负极材料。锂电池负极材料是锂电池的重要组成材料之一,其主要影响锂电池的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首充效率、安全性和循环寿命等性能,是锂电池最重要的原材料构成之一;而负极包覆材料的加入能提高负极材料的首充可逆容量、循环稳定性以及电池倍率性能,是提升负极材料性能的重要原料之一。因此负极包覆材料市场规模主要受下业锂电池负极需求和锂电池需求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消费电子锂电池市场需求的快速地增长,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负极包覆材料行业亦迎来持续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机遇。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我们国家新能源车销量为 688.7万辆,同比增长 93.4%,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达25.6%;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2022年欧洲30国实现新能源乘用车注册量258.9万辆,同比增长14.6%,新能源车渗透率为22.9%;根据美国汽车创新联盟数据,2022年美国新能源轻型车实现销量91.3万辆,同比增长41.1%,新能源车渗透率为6.7%。按照Bloomberg在2020年发布的《全球电动汽车展望》(Long-Term Electric VehicleOutlook)多个方面数据显示,预计在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的销量将从2017年的约110万辆增长到约900万辆,并在2030年预计将增至2,500万辆。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销售额将占到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近50%,到204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售量预计将达到5,400万辆。

  根据国务院 2021年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被列入方案“碳达峰十大行动”,力争“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 40%左右”。根据 EVTank《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带动锂电池需求暴增,2022年国内动力锂电池出货量达到 465.5GWh,同比累计增长 111.6%;海外市场动力锂电池总体出货 28.7GWh,同比增长44.8%。预计全球和中国锂电池市场将分别在2024年和2025年跨步到TWh时代,全球主要电池厂家将继续加大动力电池的产能布局。整体看来,全球新能源汽车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市场环境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实现逐步提升,从而带动动力电池持续快速地发展。根据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公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为517.9 GWh,同比增长71.8%。在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竞赛中,中国电池企业占据了全球 60.4%的市场占有率,预计未来国内动力电池市场拥有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

  因此,受益于国家新能源战略引导以及新能源汽车在续航里程、便利补能等方面综合优势提升、终端渠道扩展及基础设施配套日益完善等因素,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持续迅速增加,以及新能源发电以及智能电网等产业在全世界内的快速地发展,都带动了动力电池行业规模快速提升。

  近年来,在各国碳减排目标引领下,以光伏、风电等为代表的绿色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陆续快速地增长。储能系统作为解决风光发电间歇性、波动性,增强电力系统安全性和灵活性的必备手段,在其安全性、经济性不断的提高的情况下,市场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国内市场方面,各个省份持续推行风光配储政策,并逐步明确储能成本补偿机制,通过共享租赁、容量补偿、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等形式提升储能电站收益;国外市场方面,欧洲基于积极的碳中和目标,光伏、风电的发电量占比也不断的提高,表前储能市场需求量开始上涨迅速,且受去年以来电价大面积上涨影响,户用光伏配储能经济性凸显推动户储市场需求迅速增加;美国多州制定储能装机目标,加大光伏投资配储税收抵免(ITC)力度,将政策期限延长10年至2032年,并首次将独立储能纳入ITC补贴范围,推动表前储能装机量快速提升。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2年中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125GW,同比增长23.8%,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62.8%;根据欧洲光伏协会数据,2022年欧盟光伏发电新增装机41.4GW,同比增长47%。风电、光伏装机增长及补贴政策驱动带来电化学储能需求快速增加,根据SNE Research统计,2022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122.2GWh,同比增长175.2%。储能电池市场目前已初具规模,未来随着下游需求侧场景大范围铺开,如光伏、风电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储能调峰、分布式电力及微网、5G基站大规模建设、海外家庭储能等市场放量,预计储能锂电市场将开启较快发展。根据 Bloomberg NEF预测,到2040年,全球能源储备累计装机(不含抽水蓄能)将从2018年的17GWh(约9GW)增长至2,850GWh(约1,095GW)。

  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可以分为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成熟型产品和无人机、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成长型产品。目前以智能手机、便携式电脑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成熟型产品是消费锂电池装机的基本的产品。据Wind资讯统计,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从2011年的4.95亿部增长到2020年12.92亿部,伴随着手机出货量的增长,花了钱的人手机待机时间的需求也在逐年增长,从而带动智能手机锂电池整体需求的增长。随着移动网络的快速的提升,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腕带、智能头盔等可穿戴产品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深受消费者喜爱,消费电池未来增长空间较大。

  当前消费电池市场正处于中低速增长的较成熟阶段,与车用动力电池及储能终端不同,由于消费类电子科技类产品带电量有限,因此锂电池在该领域的应用形态一般为小型电池。从消费电池市场长期趋势来看,目前虽然手机、笔记本等传统终端需求较为平缓,但随着可穿戴设备、无人机、电子信息化设备等多种新兴应用终端的推广,叠加以物联网为媒介的新型应用场景需求慢慢地起势,未来消费电池下游应用场景趋于多元化,锂电池作为便携式移动能源仍具备增长空间。

  锂电池负极目前最重要的包含石墨负极材料和硅基负极材料两大类。目前石墨负极材料的特点大多数表现在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循环能力及成本投入较为均衡,是目前技术较为成熟的负极材料,硅基负极材料的特点大多数表现在克容量高且硅元素地质储存量丰富价格低,但其充电后易膨胀的缺点同样明显,致使其循环性能低从而限制了其应用,故而当前硅基负极技术尚未成熟,仍处于探索阶段,主流材料仍为石墨。

  目前,中国是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主要生产国。近年来负极材料受益于下游锂电池需求量开始上涨,产销量逐年提升。根据高工锂电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为14.8万吨,同比增长23.7%;其中石墨负极出货量为13.8万吨,占总出货量的93.24%;2018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为19.2万吨,同比增长29.7%;其中石墨负极出货量为17.9万吨,占总出货量的93.22%。2019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为26.5万吨,同比增长38.0%,其中石墨负极材料占比97%。2020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为36.5万吨,同比增长37.7%,石墨负极合计占比超过95%;2021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为72万吨,同比增长97.3%,其中石墨负极出货量占比98%;2022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为137万吨,同比增长90.3%,其中石墨负极材料出货量占比99%。由此可见,石墨材料仍为当前负极材料的主流。

  2020年9月,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发布的《2020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共识》,再次确认了2019年“博鳌共识”提出的“到203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到50%”的目标。相比于截止到2019年12月国家统计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占汽车销量 4.66%的数据,新能源汽车市场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进而带动上游产业链中动力电池及负极材料未来的需求量开始上涨。近期国内外动力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300750)、比亚迪(002594)、LG、松下、SKI等产能相继扩张,预计将进一步拉动负极材料整体需求,未来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较好。

  自2013年以来,国内负极材料出货量呈现迅速增加的趋势。2017年,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了14.8万吨;2018年中国负极材料产量19.2万吨,同比增长29.7%;2019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出货量26.5万吨,同比增长38.0%;2020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出货量为36.5万吨,同比增长37.7%;2021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出货量为72万吨,同比增长97.3%;2022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出货量为137万吨,同比增长90.3%。

  我国关于完善能耗双控、能耗强度管控的政策的不断出台,要求保证能源安全供应,振作工业经济运行,另外新能源汽车发展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也同样是国内汽车制造业对于国际传统汽车制造业弯道超车的关键路径,其主要动力来源锂电池的市场需求持续强烈。国内负极材料需求迅速增加,负极材料厂商纷纷扩建产能,贝特瑞、杉杉股份(600884)、中科电气(300035)、璞泰来(603659)、尚太科技(001301)、翔丰华(300890)、凯金能源等负极材料厂商都在抢占市场主导权,加快速度布局未来负极产业蓝图,以满足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长。

  锂电池(包括锂原电池及锂离子电池)生产所需要的材料最重要的包含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及包装材料等。公司产品负极包覆材料目前主要使用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拥有非常良好的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和高温性能,可以从隔离电池正负极、允许锂离子通过、防止高温引起的电池爆炸等方面提高锂电池的综合性能,并使得锂电池较传统的铅酸、镍镉电池在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循环寿命、环保性及安全性等方面优势越来越明显。目前,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大范围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电瓶车、电动工具、航天航空、医疗及数码类电子科技类产品等锂电池领域。

  根据张晓波等发表的《包覆处理对提高人造石墨负极材料性能的研究》,以及徐吉生发表于2015年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碳包覆研究》等文献论述,人造石墨负极包覆材料最佳含量在6%-15%之间。

  根据杨绍斌等发表于电源技术探讨研究与设计2008年11月第32卷第11期的文章《石油沥青包覆对石墨负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周友元发表于2008年的博士毕业论文《锂离子电池复合炭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以及邓凌峰等发表于电池工业2009年第14卷第4期的文章《包覆天然石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等文献论述,天然石墨负极包覆材料最佳添加量范围在 5%-11%之间。另根据施啸奔发表于 2009年的硕士学位论文《沥青包覆人造石墨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负极制备过程中负极包覆材料生产损耗率约为11%。

  受益于动力及储能端的带动,近年来负极材料需求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根据EVTank预计在下游锂离子电池需求量的带动下,全球负极材料出货量在2025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331.7万吨和863.4万吨,其中90%以上将是中国公司制作。按照2022年我国人造石墨出货量占比约84%计算,2025年负极包覆材料市场规模预计为19万吨-48万吨,2030年负极包覆材料市场规模预计为50万吨-124万吨。

  公司副产品橡胶增塑剂是一种橡胶助剂。橡胶助剂是在将合成橡胶或天然橡胶加工成橡胶制品的过程中添加的一系列功能性化工品的总称。橡胶助剂可以在多种方面改善橡胶制品的性能,如提升橡胶制品常规使用的寿命、改善橡胶加工性能等。橡胶助剂可分为硫化类助剂、防护类助剂、加工型助剂、粘合型助剂和特种功能型助剂等。其中硫化类助剂、防护类助剂和加工型助剂是影响橡胶制品性能的重要的因素,在合成橡胶配方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公司副产品橡胶增塑剂是加工型助剂的一种,作用为在橡胶中加入增塑剂后,可以使得橡胶分子间的作用力降低,以此来降低橡胶的玻璃化温度,令橡胶具有可塑性和流动性,便于压延、压出等成型操作,同时还能改善硫化胶的某些物理机械性能,如降低硬度和定伸应力、赋予较高的弹性和较低的生热、提高耐寒性等。橡胶增塑剂能提高橡胶产品性能,是橡胶工业中较常见的原料之一。此外,橡胶增塑剂也可用于调和重油。

  公司副产品裂解萘馏分是乙烯焦油经采用减压、低聚合分离制备古马隆树脂过程中得到的副产品,裂解萘馏分是乙烯焦油经采用减压、低聚合分离制备古马隆树脂过程中得到的副产品,裂解萘馏分主要成分为多环芳烃,可用于提取工业萘以及作为碳黑原料使用。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慢慢的变成了世界主要橡胶助剂生产国,国内现有橡胶助剂体系产品性能指标完善、品类齐全、结构符合常理,形成了可以基本满足国内橡胶工业需求的橡胶助剂体系。

  汽车工业是橡胶助剂最大的下游应用领域。根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橡胶助剂专业委员会发布的研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轮胎和汽车是橡胶助剂消耗量最大的两个下游,约70%的橡胶助剂应用于轮胎生产,约20%的橡胶助剂应用于汽车相关,别的行业合计消耗约 10%的橡胶助剂产量。未来随着中国人均GDP持续增长、城镇化率提升及公路基础设施愈发完善,预计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带动橡胶助剂行业维持增长。橡胶轮胎作为易耗品,未来在新车生产需求和存量汽车轮胎更换需求的存在下将维持行业增长。橡胶助剂受下游汽车及轮胎市场对橡胶性能要求提升的带动发展较快,按照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橡胶助剂专业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自2001年至2020年,橡胶助剂产量由13.8万吨增长至123.1万吨,累计增长792.83%,年均复合增速12.25%。

  综上,在双碳经济、绿色发展的驱动下,以节能降耗、清洁环保为导向的新能源、新动力(300152)的发展的新趋势和速度日益强劲。新能源锂离子电池作为可持续发展新能源的代表,在现有的动力、消费、储能领域将加速渗透,造就了锂离子电池及其负极材料巨大的市场需求,进而带动负极包覆材料市场需求大幅增长。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公开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近年来公司持续拓展负极包覆材料业务,拥有多项创新技术,产能和产量逐年有所提高,收入规模不断攀升,公司具备稳定供应能力优势、具备客户群体稳定优势和产能合规扩张优势,在负极包覆材料领域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负极包覆材料主要下游是锂电池负极材料,其市场规模主要受下业锂电池负极需求和锂电池需求的影响,随着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消费电子锂电池市场需求的快速地增长,负极包覆材料行业亦迎来持续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机遇。

  公司所在的负极包覆材料行业较为细分且专业,第三方行业数据较少,据公开资料显示,负极包覆材料主要竞争对象为日新(大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辽宁润兴新材料有限公司、辽宁奥亿达新材料有限公司、新疆中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德国吕特格(RTGERS Germany GmbH),但单一竞争对象出货量相对于公司的出货量较低。结合下游负极材料中包覆材料的品质占比均值数据和市场对负极包覆材料理论最大需求量的测算,公司是负极包覆材料行业领先企业。

  近年来,在市场需求扩大以及政府绿色环保政策的全力支持下,橡胶增塑剂行业获得了迅速增加,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产品研究开发能力与以往相比均有所提升。目前已形成一批具有一定产品研究开发能力及高效生产能力的大中型橡胶增塑剂制造企业,如浙江嘉澳环保(603822)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齐鲁增塑剂股份有限公司等,上述公司凭借渠道、质量、技术、规模等综合优势,取得了相对领先的行业地位。公司橡胶增塑剂为副产品,随公司产能增加,橡胶增塑剂产量逐渐增大,产品议价能力较以往有一定提升。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公开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主要是做负极包覆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积极向下游沥青基碳纤维生产领域拓展,是行业领先的碳基新型材料供应商。公司生产的负极包覆材料是一种具备特殊性能的沥青材料,一方面能够作为包覆剂和粘结剂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生产加工,可有效提升负极材料的首充可逆容量、循环稳定性以及电池倍率性能;另一方面可通过专有工艺制成碳纤维可纺沥青,经过纺丝、碳化等生产的基本工艺处理后,得到沥青基碳纤维产品。

  公司基本的产品是负极包覆材料,副产品是橡胶增塑剂和裂解萘馏分。公司所生产的负极包覆材料绝大部分作为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销售给锂电池负极材料厂商,极少部分销售给沥青基碳纤维制造商。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会产生副产品橡胶增塑剂,该副产品既可作为增塑剂加入橡胶产品,亦可用于调和重油。

  裂解萘馏分是乙烯焦油经采用减压、低聚合分离制备古马隆树脂过程中得到的副产品。

  负极包覆材料主要使用在于动力类、消费类、储能类锂离子电池负极等领域。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四大组成材料之一,通过在石墨表面包覆一层沥青,能大大的提升石墨材料的振实密度,减少了材料的比表面积,并同时改善了材料与电解液的相容性。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锂离子可以插入,电解液大分子不能插入,大大降低了溶剂化锂离子的共插入对负极造成的破坏。因此,负极包覆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公司负极包覆材料业务主要由公司全资子公司奥晟隆和大连信德碳材料对外经营销售。报告期内,奥晟隆主要经营业务为负极包覆材料的生产和销售,现有产能为20,000吨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和5,000吨碳纤维可纺沥青,已于2020年底实现全部投产,是较早布局动力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的企业之一,有着非常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客户渠道资源;大连信德碳材料“年产 3万吨碳材料产业化升级项目”一期年产1.5万吨项目已于2022年11月顺利投产,该项目将原料端向上游延伸至乙烯焦油,具有一体化产能优势,在逐步的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确定保证产品品质的稳定。因此,公司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业务拥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先发优势,在锂电负极包覆材料领域具有领先优势。

  此外,公司生产的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性能稳定,且公司相关产品参数能够根据锂电池负极厂商产品设计要求进行调整,按需定制。在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生产过程中,石墨负极材料在加入公司产品后,可对负极材料性能带来以下提升:一方面可以使产品粒度分布均一,石墨化度较高、克容量高、循环性能提升;另一方面可以使负极产品倍率性能表现突出,低温性能优异,进一步拓宽了负极产品的应用领域。

  公司所生产的负极包覆材料中,有少量专有工艺产品可作为沥青基碳纤维原料,使用该原料可以纺制出合格的通用型沥青基碳纤维。通用型沥青基碳纤维主要用于民用市场,一方面可以用做保温隔热材料,另一方面可以将通用型沥青基碳纤维与其他材料进行复合以扩大其应用范围,借助其与其他材料的复合提高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如用于取代石棉制品,以及用于水泥增强、塑料、橡胶等非结构材料的增强,是新一代增强纤维产品。

  橡胶增塑剂为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具有经济价值。橡胶增塑剂作为橡胶增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在橡胶加工过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是橡胶行业中仅次于生胶和炭黑的第三大增塑材料。橡胶增塑剂可以使得橡胶分子间的作用力降低,加强橡胶的可塑性和流动性,便于压延和压出等成型操作,同时还能改善硫化胶的部分物理机械性能,如降低橡胶硬度、赋予橡胶较高的弹性和提高橡胶耐寒性等。此外,橡胶增塑剂亦可用于调和重油。

  裂解萘馏分是乙烯焦油经采用减压、低聚合分离制备古马隆树脂过程中得到的副产品,裂解萘馏分主要成分为多环芳烃,可用于提取工业萘以及作为碳黑原料使用。

  公司的原材料采购模式较为简单,主要采购的原材料为乙烯焦油、古马隆树脂和道路沥青。公司采购地集中在辽宁、黑龙江、新疆等石油资源丰富的省份,且公司与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采取“按需采购”的模式,采购部根据生产部门提供的每月计划量及库存量做出采购计划,经审批后,由采购部按照月计划进行采购。原料到厂后,公司质检部进行化验检测,合格后验收入库。由内勤人员与保管人员核实确认数量后,填写入库单分别交给财务部及储运部保存。

  公司原材料采购渠道稳定且供应充足。公司所需能源主要为电力和天然气。公司上游原材料、能源动力市场供给充足,基本不会受到资源或其他因素限制。

  公司采用“订单式生产为主,辅以计划生产”的生产模式。生产部门根据当期订单和销售部门预测的销售计划,结合成品实际库存以及车间生产能力等情况制定下月的生产计划。在当期实际操作时,生产部门根据具体订单合理调整生产计划,确保准时发货以满足客户需求。

  公司下游的客户主要为生产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厂家,公司与国内主要的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厂家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销售模式均为直销。公司现有产能规模具备满足国内现有市场需求的能力,未来随着下游负极材料需求增长,以及公司新建产能的逐步投产,公司会密切关注下游需求量的变化,适时调整投产计划,以适应下游需求波动。公司生产的负极包覆材料中,有少量专有工艺产品可作为沥青基碳纤维原料,销售给下游沥青基碳纤维生产厂家,由于沥青基碳纤维技术门槛高,能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下游国内客户较少,目前下游客户主要有鞍山塞诺达碳纤维有限公司和湖南东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来公司全资子公司大连信德新材料建设完成后,将以部分专有工艺产品制成碳纤维可纺沥青作为原料生产沥青基碳纤维。

  橡胶增塑剂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客户群体主要集中在辽宁省内,销售模式均为直销。目前,公司橡胶增塑剂产品市场需求稳定,随着公司产能的逐步增加,后续公司将进一步加强此项产品的市场开拓力度,积极寻找新的应用领域。

  目前,公司采用的经营模式是结合公司所处行业特点、所处产业链上下游发展情况、主要产品、销售模式等综合考量后确定的。报告期内,影响公司经营模式的关键因素未发生重大变化,预计未来一定期间内公司的经营模式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在全球能源结构调整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锂离子电池行业在动力、储能市场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动力电池方面,随着优质新能源车型的快速增加,充换电等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智能化体验的提升,各国家和地区对新能源车市场重视度的不断提高,全球新能源车市场持续增长,带动动力电池行业规模快速提升。根据 SNE Research统计,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使用量达517.9GWh,同比增长71.8%。在储能电池方面,在政策支持下,随着清洁能源装机比例的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要求提高、储能技术进步及规模扩大推动系统成本下降,储能电池市场需求迎来快速增长。根据SNE Research统计,2022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122.2GWh,同比增长175.2%。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市场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为锂离子电池负极包覆材料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发展契机。

  通过升级生产设备,优化生产工艺,释放现有产线产能潜力,并通过投建一体化产线实现产能扩张的同时向原材料上端拓展实现降本增效;聚焦主流核心客户市场需求,不断深化与战略客户的稳定合作,深挖潜力重点客户,大力拓展布局新客户;坚持持续研发投入、吸引人才团队、强化外部合作等多种举措,积极推进前瞻性产品研发、优化工艺技术和生产组织管理,以巩固和提升公司负极包覆材料业务的竞争优势。基于长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公司已覆盖不同软化点范围的成体系产品,积累了四大类、十余种不同品类的负极包覆材料产品,是行业内少数可以做到覆盖主流产品软化点范围,且可以根据客户对于不同软化点和结焦值产品的需求,通过调整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真空度、物料流量大小及流速等参数,保证能够生产出客户要求的产品性能指标。

  近年来,公司锂电池负极包覆业务下游客户需求增长较为明显,现有产能已经相对紧张。对此,公司根据行业发展和客户需求情况积极进行产能扩张,目前“年产3万吨碳材料产业化升级建设项目”一期项目已顺利投产,公司现有生产规模和运营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在锂电池及碳纤维领域的市场竞争力也得到显著增强,满足不断增长的锂电负极市场需求,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对于公司在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及碳纤维可纺沥青领域进一步进行业务拓展,成长为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的供应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化工行业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2022年全年乙烯焦油和古马隆树脂供应进一步加紧,市场价格位于高位运行。主要原因有:一是乙烯焦油和石油价格关联度较高,随着2022年以来整体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公司核心原材料乙烯焦油和古马隆树脂的价格均呈现上涨趋势;二是近年来冶炼加工乙烯焦油和古马隆树脂的需求持续提升;三是2022年下半年乙烯焦油部分厂家装置检修,致使市场供应偏紧。

  公司目前的产品为负极包覆材料、橡胶增塑剂、裂解萘馏分,按照《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7年版)》所列“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2017年版),公司产品不属于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以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管理的产品目录(2012)》,公司生产其现有产品无须办理取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也不存在特许经营权的情形。

  公司以科技为先导,配备国内顶尖级工程师和专业的技术研发人员,在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及工程化应用能力:持续进行核心技术迭代和生产工艺改进,促使产线从材料、工艺到性能不断提升与完善;通过生产设备及产线自行设计,建设能耗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的“一体化产能”,巩固和提升行业领先优势;具备负极包覆材料全产线设计、施工、运行的一体化建设和运营能力。公司整体研发及技术创新能力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此外,公司成立辽宁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产学研基地,还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工业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长期技术合作关系,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成果96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

  公司现拥有覆盖不同软化点范围的成体系产品,积累了四大类、十余种不同品类的负极包覆材料产品,是行业内少数可以做到覆盖主流产品软化点范围。公司还可根据客户对于不同软化点和结焦值产品的需求,通过调整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真空度、物料流量大小及流速等参数,保证能够生产出客户要求的产品性能指标,且质量稳定。与同行业竞争对手相比,在相同软化点产品下公司产品结焦值上限更高、范围更广,喹啉不溶物及灰分含量更低,相应杂质含量更少,包覆效果更佳。

  公司依托优秀的自主研发能力、精细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快速的市场反应机制为公司积累了众多大客户的信任,也为公司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重要的市场地位。公司拥有优质的客户资源,与江西紫宸(璞泰来 603659.SH全资子公司)、贝特瑞(835185.OC)、中科星城(中科电气 300035.SZ全资子公司)、杉杉股份(600884.SH)和凯金能源等负极材料的龙头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或框架协议形成持续稳定的客户关系,且拥有较高的销售占比,是公司未来业绩的强力保障。同时,公司除继续深化与现有主要客户的合作的同时,还积极拓展行业内优质新客户,为公司未来业绩持续增长助力。

  公司规模优势突出,现拥有负极包覆材料产能4万吨/年,在建产能1.5万吨/年,对于下游客户来说,公司的供应成长能力空间以及稳定供应能力相较其他竞争对手更有保障;公司工艺流程经过专业的优化,以及工艺自动化率的不断提升,使得单位产品生产一线人员数目、单位产品能耗等指标显著降低,单位成本具有较明显优势,产品规模效应显著;此外,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公司原料采购量较大,具有一定的采购议价能力和价格优势。总之,公司是业内为数不多可以提供足量、稳定、优质产品的厂家,议价能力较强,且规模效应显著,原料采购成本低。

  公司及子公司专注于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多年,是国内较早布局动力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的企业之一,具有动力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先发优势,随着动力类锂电池、储能类锂电池和在消费类锂电池需求不断增长,负极包覆材料也具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负极包覆材料关系到负极材料的性能和质量问题,进入下游优质客户的供应链体系,都要经过长期严格的认证过程,一般为半年到一年,且对供应商产能规模、供应保证能力、批次稳定性等具有较高要求,率先进入下游供应链的企业,将在短时间内形成较高的认证壁垒,这将保证公司在一定周期内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

  综上,公司目前在负极包覆材料领域的行业地位突出,具备稳定供应能力优势、具备客户群体稳定优势和产能合规扩张优势,在负极包覆材料领域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2022年,公司管理层积极筹划,对外积极开拓市场,对内积极组织生产,努力克服宏观经济下行、原材料价格高涨等多方面严峻挑战,不断强化组织领导,深化经营管理,优化运营生产,从而推动了公司经营业绩的增长。

  在生产经营方面,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903,719,082.41元,同比增长83.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8,986,267.22元,同比增长8.21%。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系下游负极材料市场整体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带动公司主副产品销售收入实现较大增长。其中,负极包覆材料实现销售收入466,253,708.16元,同比增长41.04%,占营业收入的比重51.59%;副产品橡胶增塑剂实现销售收入174,856,736.00元,同比增长83.68%,占营业收入的比重19.35%;副产裂解萘馏分实现销售收入240,524,880.47元,同比增长264.15%,占营业收入的比重26.62%。报告期内,受总体销售结构变化与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全年毛利率水平有所下降。

  在项目建设方面,公司子公司大连信德碳材料的“年产3万吨碳材料产业化升级建设项目”一期建设顺利推进并迅速投产,为公司快速发展提供产能保障;子公司大连信德新材料稳步推动项目建设和设备调试,有序开展沥青基碳纤维产品应用研发和市场拓展工作,以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子公司奥晟隆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流程,积极释放产能弹性,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实力。

  在创新与研发方面,公司高度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和新技术方向,继续践行自主创新和院校合作并进的创新路径,广泛引进行业优秀人才和高素质人才并加强培训,持续研发投入,积蓄创新势能,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42,854,859.43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74%,与2021年度相比增长85.67%。

  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全球范围内碳减排全面加速推进,在技术进步、政策持续推动等影响下,新能源产业需求预计将持续快速增长,锂电负极材料行业及负极包覆材料行业也将持续快速发展。

  负极包覆材料行业属于比较细分的行业,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公司主要产品为锂电池负极材料所用原料的一种,受产品相关下游政策及法规影响较大,我们主要从锂电池负极材料出发阐述相关法律和行业政策。为进一步规范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发展及防范行业风险,政府及有关监督部门已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现行主要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如下:

  新能源汽车作为锂电池的主要下游,将其相关法律法规列示如下。为促进汽车工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发展,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主要如下:

  在双碳经济、绿色发展的驱动下,以节能降耗、清洁环保为导向的新能源、新动力的发展趋势和速度日益强劲。新能源锂离子电池作为可持续发展新能源的代表,经过多年的发展,工艺日趋成熟,其在比能量密度、首次充电效率、循环次数、循环容量等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综合竞争优势,已经成为当前主流的电池技术路线。虽然市场也呈现出燃料电池、半固态电池、固态电池、金属电池等新兴技术路线,在比能量、能量密度、首次充电效率、循环次数、循环容量保持率等单一指标具有优势,但整体上仍存在成本高、安全性或倍率性能差等缺点,批量生产和大规模应用仍需产业各方持续的研发和投入。因此,可预见的一定时期内,锂离子电池仍将在动力、消费、储能领域加速渗透,并带动负极材料产业发展。

  根据EVTank预计在下游锂离子电池需求量的带动下,全球负极材料出货量在2025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331.7万吨和863.4万吨,市场空间广阔。

  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调研数据,2022年负极材料行业主要企业贝特瑞、杉杉股份、江西紫宸、凯金能源、中科电气等市场占有率达70%左右。公司为上述负极厂商的主要供应商,合作历史长达5-10年,在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领域拥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先发优势,公司包覆材料产品种类丰富、品类齐全,产品在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未来随着公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布局的不断完善、产能及销售规模不断扩大,公司在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和行业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

  公司作为一家集科技、工业为一体的具备综合竞争能力的现代化新材料企业,一直深耕于负极包覆材料产业链,未来的战略目标为将公司打造成为行业领先、品类丰富的碳基新型材料供应商。目前,公司已经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为所在细分行业领先企业。公司未来的战略规划具体如下:

  在未来五年,公司将继续发扬“以信立业,以德求强”的企业精神,以节能环保的低碳经济路线为导向,以自有生产技术为核心,致力于负极包覆材料及沥青基碳纤维材料的生产、研发与销售。通过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与性能,增强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持续开拓新市场、新客户。

  公司将专注于负极包覆材料、碳纤维材料有关产品、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按进度进行募投项目的建设,提升生产能力,使公司产销规模实现质的飞跃,助推我国锂电池的快速发展和沥青基碳纤维材料在各应用领域发挥作用,努力践行“强企惠民,报效家国”的企业使命。

  未来五年,公司将凭借现有优势,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增强竞争实力,提高盈利能力,挖掘产业潜力。通过建设项目的逐渐投产,充分利用公司积累的生产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保持主营业务增长,持续提高公司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1)增加产能产量,巩固公司领先地位。在现有的技术储备基础上增加新的技术工具,实施平台化的研发、扩产、作业联动模式。

  (2)导入创新工程,树牢信德品牌。以技术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实现业务覆盖全球化、应用领域多元化、质量管理现代化。

  (3)实施营销战略,优化销售流程。依托现有的产业建设平善产品结构,稳步提升品牌形象,进而拓宽业务网络,加强销售服务,不断扩大客户群体。

  围绕打造百年企业的发展主题,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加大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对三种不同的产品进行深度研发并实现工业化生产。

  (1)在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产品方面,通过技术创新及改进技术工艺,提高产品包覆粘结性能,加强产品安全性。

  (2)在碳纤维可纺沥青产品方面,通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拓宽下游沥青基碳纤维应用领域,实现碳纤维材料具备替代进口的能力。

  (3)对橡胶增塑剂产品进行多角度研发,开发其更广泛的应用功能,在保证产品质量基础上得以适用于更多领域,实现产品潜在价值。

  (1)公司研发中心将以生产出匹配快速发展的锂电池产业链的负极包覆材料为目标,专注于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包覆及粘结能力的研究。通过改良产品原材料,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性价比,更新升级自动化生产线,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公司发展提供必要支持和有力保障。

  (2)加强与科研院所和有关高等学校的宏观联合,扩建研发平台,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碳纤维可纺沥青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形成以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及碳纤维可纺沥青为开发重点的新工艺和新技术架构,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大的高新技术产品,加快技术进步的发展步伐。

  (3)加强研发队伍建设。一是通过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技能创新、效益出新、待遇加薪;二是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三是积极引进国内外技术人才,确保公司开发产品的高技术含量,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使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1)加强与现有核心客户的战略合作关系,在维护和巩固现有客户的合作关系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研发技术水平和对客户的服务品质,充分发挥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核心供应商的资源优势。同时要加大开发细分特种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及碳纤维可纺沥青市场力度,开发新客户群体,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并拓展相关业务,完成业务初步战略布局。

  (2)完善内部营销组织机构和体系,加大产品宣传力度。同时健全和完善内控机制,健全销售人员的考核制度,提高营销队伍整体素质,使之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要求的营销推广环境。同时优化财务体系,完善应收账款的监控和催缴制度,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坏账风险。

  (3)开拓国外市场。虽然目前公司暂无境外销售,但对国外市场的需求将保持高度关注。在保证现有国内客户需求基础上,不断优化和丰富产品结构,抓住机遇开拓海外市场。

  (1)大力实施人才培训计划,建全和完善培训体系,强化现有员工业务能力,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同时,拓宽人才招聘渠道,积极从国内外、跨行业引进适合本公司发展的专业化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2)为员工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锻炼平台和升职空间,健全竞争机制,采取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双线培养和管理,促进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员工自身价值与公司效益的共同发展。

  公司将根据最新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照执行有关法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好权利制衡机制,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和各专门委员会的作用,做到决策科学化、运行规范化。随着业务发展和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公司内部也将适时调整组织结构,建立起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模式,增强组织创造力,提高执行力。

  近年来,负极包覆材料的主流技术路线包括煤基可纺沥青和石油基可纺沥青两种技术路线,公司属于石油基可纺沥青技术路线。石油基可纺沥青技术路线所产出的负极包覆材料为当前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品种。随着煤基可纺沥青和其他技术路线日趋成熟和推广应用,若未来石油基可纺沥青(负极包覆材料)的性能、技术指标和经济性被其他技术路线的替代型负极包覆材料超越,则石油基可纺沥青(负极包覆材料)的市场份额可能被挤占甚至被替代,相应的,公司生产经营将受到较大的不利影响。

  目前公司生产的负极包覆材料,可以满足下游客户的工艺需求。如果锂电池的下游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当前负极包覆材料的主流技术路线发生变化,而公司未能及时、有效的开发并推出满足需求的新产品,则公司竞争优势将被削弱,公司生产经营将受到较大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不断完善研发体系和提升研发能力,通过自主研发与合作研发,在新产品新技术领域始终保持前瞻性及领先性快速推动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完成向客户的稳定、高质量交付,以实现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特别在下游终端应用领域对锂电池的高性能、安全性、低成本、稳定性等方面要求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公司需要持续研发新型号产品,来满足下游负极材料厂商对包覆材料的快速响应需求。报告期内,公司取得良好经营业绩的重要保障是公司的核心技术和相应工艺。未来若发生核心技术外泄或失密,可能对公司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与核心技术人员签订《保密及竞业限制协议》,对其在保密义务、知识产权及离职后的竞业情况作出严格规定,以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合作研发方面,公司与合作方签订合作研发合同,对各方应遵守保密义务进行明确约定。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财政补贴政策。受益于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行业产值快速上升,带动上游锂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国家开始逐步减少相关的补贴扶持,在此背景下,若下游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制造等行业不能通过技术进步、规模效应等方法提高竞争力,政策变化将对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从而也给上游锂电池负极包覆材料行业造成不利影响。补贴政策调整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优化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但短期内对整车厂商的盈利能力产生了较大压力,相应的上游锂电池厂商利润空间、盈利能力均受到了负面影响。如果未来相关产业政策出现重大调整,公司不能及时有效应对,则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经营业绩可能将受到较大的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通过研发投入,不断优化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同时加大资源化综合利用水平,结合市场需求,建设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项目,有效对冲行业的各种风险,保持公司核心业务的稳定与增长。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负极包覆材料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而公司所处的负极包覆材料领域关注度相对较少,竞争力较强的竞争对手相对有限。如果出现其他有实力的竞争对手进军本领域,将对公司业务构成直接竞争,可能降低公司的盈利水平。若公司的资本和人力资源不及前述竞争对手,可能使公司在未来的行业竞争格局处于不利地位,从而给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持续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加大研发投入,实现产品升级,保持核心产品竞争优势;销售方面,紧密围绕市场和目标制定合理的营销战略,培养富有战斗力的团队,加强市场开拓力度,不断提升客户服务能力,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最近三年,公司的客户较为集中,主要为国内锂电池负极材料龙头企业,前五大客户累计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83.88%、60.71%和49.11%。虽然客户集中度较高有利于公司实现生产规模效益,降低成本,但若公司未来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出现问题,或者公司主要客户的生产经营发生波动,有可能给公司的持续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通过高品质产品与服务的提供不断积极拓展优质新客户,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负极包覆材料。最近三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3.27%、40.56%和27.66%。未来如果公司没有及时紧跟市场及行业发展趋势及客户需求变化、原材料价格继续大幅上涨或不能有效控制成本,则公司将面临产品毛利率下降的风险,进而对公司盈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不断优化公司管理手段,切实提高管理效率;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公司发展质量;认真抓好成本分析工作,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内控体系,提升公司经济效益。

  公司在产品生产的全部过程使用部分易燃易爆化工原材料,若公司经营管理不当或安全环保措施不到位,则可能发生环保和安全事故,可能给公司财产、员工人身安全和周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另外,虽然公司一直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但随着国家安全环保管理力度的加强,有关标准和要求可能会发生变化,公司如不能及时适应相应的变化,生产和发展将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上下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在技术工艺设计、生产装置设计布局方面,从源头进行控制,保障安全生产。公司将不断强化现场安全环保隐患排查,重视员工安全环保意识教育,严格执行环保设施管理制度,健全风险防控措施,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并组织员工进行现场安全应急演习,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及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公司将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安全风险,严格杜绝安全事故。

  作为公司的募投项目,大连信德碳材料“年产3万吨碳材料产业化升级项目”二期项目正在抓紧施工建设,若因受当地政策变化或投资环境改变、当地配套建设开展缓慢、气象灾害、工程验收质量不达标、设备供应商未按时交货等问题影响,公司将面临募投项目进度放缓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持续关注市场环境变化和公司经营发展需要,将对募投项目的规划、建设、变更(如需)等各环节进行合理安排、及时应变,保证募集资金合理运用,争取更佳的投资收益,支持公司整体战略达成,同时公司将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和信息公开披露义务。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尚太科技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比亚迪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科电气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新动力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信德新材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新能源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杉杉股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首页
电话
邮箱
联系